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其他出版物

徐何珊著《结构与重构:新媒体之下的西双版纳傣族村落》出版

时间:2022/4/25 15:09:14|点击数:

  

  云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4月

  作者简介:徐何珊,女,傣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副研究员。

  序言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生活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傣族。湿热的气候,多样的物种,葱茏的林木,这片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的沃土,是傣族人民社会文化创造的重要空间与灵感来源。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胞波”关系,亦使其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滋养,从而形成了傣族特有的社会文化体系。站在当下,当我们回望远古,彼时的傣族先民曾经历过“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以及原始氏族部落社会。根据傣文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故事,傣族社会历史演进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滇喇萨哈”时期(又称橄榄时期),约在公元540年前,是一个无官无佛寺无剥削的时期;“摩喇萨哈”时期(又称食米时期),大约从公元前540年到公元700年之间,是一个有官有佛寺没有剥削的时期;“弥喇萨哈”时期,大约从公元700年到公元1950年代,是一个有官有佛寺有剥削的时期。从这一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到,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傣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日渐积累、丰富,其结构体系臻于完善。这一动态的过程,反映了傣族人在岁月的洗礼中,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所具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以及能动性。在结构功能主义的视域里,边缘群体之社会文化体系表现出静止状态,各要素对整体发挥着作用,维系着社会秩序的运行。对社会文化功能性的关注,忽略了作为创造者_人之实践的能动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以及面对外来影响所表现出的创新性。当时间进入到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数据时代的到来,居于边疆地区的傣族人又如何适应、接纳这一异于过往的新现象呢?徐何珊的新作《结构与重构:新媒体之下的西双版纳傣族村落》,以西双版纳一个傣族村落_曼列村为田野点,在长达一年余的深入调查后,由点及面,细致而鲜活的描述了该村落村民如何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又如何将新媒体嵌入社会文化结构,并运用新媒体进行日常生活互动和村落事务管理的,由此展现出傣族社会数千年延续下来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其社会结构也因之而呈现出“再结构”意涵。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基于自然人文环境与民族心理,“再结构”又表现出社会文化韧性的一面,它们给予了傣族社会文化以特性,给持有者自尊自信自豪感,这是文化内生力的彰显,也是新时代民族社会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案例。

  徐何珊同学的书作虽聚焦于一个村落社会,但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一是如何将边缘与世界相连,在世界体系的背景下认识一个边缘社会。山水将不同的地方整合为一个区域,道路将不同的社会纳入彼此贯通的节点,数据则将不同的个体连接成一个网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铸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人每一社会,都会被浪花所拍击,只是力度大小不一。如何看待世界体系的影响和如何应对这种影响,社会如何“再结构”,既是对过往的关照,把握当下的机遇,也是对未来的谋划。在徐何珊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的融入,是如何改变了曼列村人的认知和社会生活,又是如何使其文化发生了变迁。

  二是对日常生活实践意义的认识。日常生活琐事而重复单调,却又是我们每天需面对和实践的。在充满张力的互动中,又蕴藏无尽的可能与期望,生命的意义也在其中生成,社会历史的创造融于细微活动中。徐何珊的书作即以村落傣族人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在点滴而琐碎中,呈现了当地人在时代的浪潮里如何应对,并坚守本心和文化逻辑的。

  三是个案研究的意义。传统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和田野在村落,希望通过解剖村落社会文化达到认识人自身的目的,而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亦契合了这一研究旨趣。如何由点及面,通过个案推及普遍现象,使其更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和阐释力,也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内容。如前所述,人类社会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彼此影响与依存,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即使是处于僻远的乡村社会,也难逃来自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影响,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已将地球上的人们捆绑在一起,就如同我们在曼列村所看到的那样,而这样的村落在中国,在世界许多地方不乏其例。因而,村落的个案研究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共性中有个性。民族学研究长于个案的细微观察,关照整体性,有着“他者”的体认。目前,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民族学如何在时代的前行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独有的学科作用,是学术走向实践、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上述是笔者基于徐何珊之作对民族社会文化在当下际遇的一点思考,是为序。

  杨筑慧

  2021年7月22日 于中央民族大学

来源/作者:民族学所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