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建国、夏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飞跃
时间:2021/7/26 15:53:12|点击数: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百年青春永驻的重要生命基因之一,就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作为百年大党,在未来征程中,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
新时代,我们既要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光辉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宝贵经验,更要从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在6月24日由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主办的“建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上,国防大学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吴杰明表示,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大势相结合。在实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实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王鹏认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探索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和规律,对于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原主任冯雷表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望百年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变成为一个独立富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科学领导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辉煌成就,同时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伟大胜利。
《共产党宣言》永放光芒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院长陶传铭认为,《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唯有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第二个百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原主任徐觉哉表示,《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共产党宣言》既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同时又认清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根本任务。其中论述的共产主义理想,既道出了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也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归宿。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国防大学原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黄书进认为,《共产党宣言》事实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建党的最高原则和独特标识。百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创造性提出思想建党原则,形成并发展了党的指导理论、自身建设、党和人民事业“三位一体”的思想建党制度。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在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孙力看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一百年来最伟大的思想成就,使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了中国,更在于改变了整个世界,树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座丰碑。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我们党一百年来对意识形态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进一步把握。新时代,唯有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国防大学原教育长夏兴有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不仅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指导,更在于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深厚的土壤之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保持中国人民精神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查建国 夏立
来源/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