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媒体融合——“日日新·向未来”2024媒体融合发展大讲堂多边论坛综述
时间:2024/2/21 8:53:41|点击数:
推进媒体融合面临一个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核心技术的运用会带来怎样的可能?蜂拥而起的自主平台如何建好管好运维好?国际传播中我们当如何作为?人才培养如何跟上行业的变化?2月19日下午,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多边对话的论坛形式,从推进媒体融合参与者、合作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定位,提出了问题与思考,分享了案例与经验。
内容生产中核心技术如何用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互联网传媒系统部CTO陈光辉、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松涛、杭州凡闻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陈法涌、中译语通科技股份公司昆明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子楠给出了科技在传媒行业的应用案例。陈光辉介绍,华为公司已有部分技术应用于传媒行业,如高速数据库在央媒客户资源媒体系统内得到了超越,鸿蒙系统基于服务体系的原生应用开发与央视新闻客户端签署协议等。林松涛表示,拓尔思公司30多年专注于全文检索,其中一直贯彻的两大技术路线,一是对数据尤其是中文数据的深刻理解,二是加强对数据的大量存储和管理。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刚刚发布了首个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这一AI技术带来的震撼也让Sora成为本次多边对话的热词,在座的几位技术派专家都对此持积极态度,陈法涌认为这一技术对传媒行业来说,多了一个可以使用的工具,媒体人能更好地去发挥它的价值。李子楠直言,人工智能是未来的风口,希望跟媒体人一起携手共进,探索科技在媒体行业的无限可能。
主流媒体的自主平台如何建
当下,建设自主可控的平台已成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贵州日报报刊社编委、天眼新闻采编中心兼国际传播中心主任王璐瑶,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客户端常务副总编辑童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川观新闻首席内容官钟莉,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陈会君,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新闻客户端负责人谢炜围绕“媒体融合中的自主平台打造”主题,为主流媒体打造自主可控平台建言献策。
王璐瑶用“开拓、连接、深耕”三个词总结了天眼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关键,她认为,在新时代推进媒体融合,要做先行者破新局、做改革者辟新路、做探索者结新果。童俊交流了潮新闻客户端“开放办端”的5个做法,通过连接市县、联动全国、搭建平台、打造社区、融合场景,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实现迭代跃升。钟莉分享了川观新闻客户端在探路智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收获,即观念和思路实现了“上下对齐”,她提出,主流媒体在探讨内容自主可控的同时,也要思考用户是否自主可控,应该在用户运营上多下功夫。陈会君表示,量是金字塔的底,只有“底”厚了,才能筑起金字塔的“尖”,要坚持做好内容,以高质量的内容输出赢得长期稳定的大流量。谢炜介绍,试运行上线的云新闻客户端将注重资源叠加创新,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于一体,全面拓展区域影响力。
国际传播的机遇如何抓
云南具有做好国际传播的独特区位优势,来自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贵州日报报刊社国际传播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专家学者就云南在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中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讨论。
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副院长陈利君表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具有发展国际传播的天然优势,但也面临传播技术发展、文化价值差异等挑战。贵州日报报刊社国际传播中心主编王琳表示,近年来,云南省立足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期待云南能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利用成功经验,与各省市积极联动,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活动策划等方面取得共同进步。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许丽华表示,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云南的历史使命,其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其中重要内容。云南省委、省政府已在顶层设计层面为云南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搭建好了大平台,要保证具体的传播效果,云南应更多关注多模态传播。
传媒业的产教融合怎么融
传媒行业目前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意味着人才培养的方式也需要不断更新。产教融合怎么融?共建融媒学院怎么建?新型全媒体传播人才怎么培?这些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问题。来自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城市学院、云南云上云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专家们,围绕“传媒业产教融合”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无论是数字技术还是新媒体的崛起,还有传播方式的多样化,都对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魏红从校部共建、打造一流课程、开展项目合作等方面分享了经验。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苏涛聚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以“服务”“共建共享”“创新”为关键词,提出要在人才体制、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等方面大力创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昆明城市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刘娅总结了本校以地方型、应用型这两点为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学校探索搭建平台、建立五大中心,将学生的作业变成作品,将作品变成产品,最后将学生的产品变成商品等方面推进产教融合。云南云上云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玉磊分享了公司在产教融合上的思考与做法,企业首先是立足自身业务就推进产业发展来做文章,例如围绕双创开展校地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其次有基金,可为优秀的孵化企业提供资金需求;最后有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高校科研人才提供算力支撑。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