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熙:厚植乡土文化 焕发传统村落生机
时间:2024/7/17 9:03:57|点击数:
张云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统计资料显示,云南省传统村落总数达到777个,位列全国第一,覆盖16个州(市)、24个民族。传统村落在一代代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们要深挖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重塑村落自然生态。传统村落作为活态遗产,其整体性、活态性和文化性的表征都意味着对其的保护要避免文化整体性的割裂,不仅要保持其依附的自然环境,还要形塑其社会环境。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定位下,可以在一些自然和人文环境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充分利用当地地貌和自然景观,建设乡村生态博物馆,融合自然文化遗产的保存、展现与诠释功能,将当地自然环境、文化资源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完整呈现出来。要强调原地保护展示和当地居民参与,构建有美感、有秩序的乡村文化空间,使传统村落成为都市人回归田园、寻找乡愁的幸福港湾。
重构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在村落建设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公共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如祠堂、村史馆、乡村图书馆等,通过提取建筑文脉基因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要素,建构乡村集体记忆。比如,可将相关内容整理成村志、乡贤录、乡土记忆口述史等;可整合乡村居住空间、文化空间与生态空间,发展形式多样的建筑景观、民居群落、庙会节庆、传统手工、展示体验、红色文化等。根据自身的文化底蕴、历史内涵、乡土情感、集体记忆、文化品位、社群信仰、价值凝聚等,传承文脉,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影响现在和未来。
激活村落市场业态。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充分挖掘乡村蕴含的景观资源和文化遗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新业态,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化、乡村的高度融合。一方面,要挖掘农耕文化特色,培育新型生态农业。应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方式与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来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等,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强文旅融合,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文旅融合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新指引。云南传统村落有茶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旅游资源。要深挖村落历史文物、建筑遗址等物质文化与戏曲、雕刻、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将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能,从而反哺村落保护。
传承村落精神文化。云南不少传统村落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其所提倡的敦亲睦族、尊师重道、亲仁善邻、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等思想和美德,是社会主义家庭道德建设、农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教化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传统乡规民约在倡导公德、教人向善等方面的激励约束作用。可以从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民俗文化等入手,以农村历史文物古迹为依托,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和美德教育,形成文化认同,强化心理归属,增进凝聚力,把乡土情感、乡土知识、乡土人物、乡土贡献根植内心。同时,要深入了解村民的精神诉求,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文化创新,将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传统家风乡风,建设孝善并举、诚信友爱、守望相助的村落共同体。
创新传统村落文化表达。自信的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表达,跨越时空界限,拓宽文化创新空间,展示乡村文化的巨大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激活其生命力,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村落文化。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新媒体+传统村落文化”的模式,更加快速、便捷、广泛地向外传播。另一方面,要搭建“研学游”一体化平台,支持区域内高等院校、中小学和行业协会在村中建立农业科普基地、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非遗传承基地、农耕文化体验馆等平台,定期开展文学采风、摄影摄像、书法艺术、戏曲表演、实习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村落的知名度。
(作者单位: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农村发展研究所)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