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杨东燊:弘扬守正创新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时间:2023/6/20 17:46:17|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从未间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发扬守正创新优良传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新征程新起点上,必须大力弘扬守正创新精神,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一、守正创新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回顾历史,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恪守正道、勇于创新的文化品质。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之中,“正心诚意”被视为“修齐治平”的先决条件。《中庸》提出君子“正己而不求于人”,孟子则强调君子应通过行为正直来涵养自身的浩然之气。由此可见,“正”在古代中国便是十分重要的修身行事准则,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同样推崇“以正治国”的政治理念。《论语》中,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回答道:“政者,正也。”老子虽主张清静无为,但在治国之事上同样强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荀子则专门作《正论》,强调“凡议必先立隆正”,“无隆正则是非不分,而辨讼不决”。至西汉司马迁时,“守”与“正”首次合成在一起,形成“守正”的概念。《史记·礼书》中,司马迁以“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来形容周朝衰败时礼崩乐坏的乱世景象。此后,历代文献中多有对“守正”的记载,如东汉班固《汉书》中的“君子独处守正”、南朝范晔《后汉书》中的“在位明察守正”、唐代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碑》中的“守正为心”、宋代朱熹《宋名臣言行录》中的“守正直而佩仁义”等。这些文献记载都表明,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坚守真理、恪守正道的精神品质,有着一脉相承的“守正”文化传统。

  另一方面,守正并不意味着守旧,与之相反,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在表明古老民族肩负着革新的使命。《周易》强调“穷则变,变则通”,其中也蕴含有“革故鼎新”的创新求变思想。《礼记》中提到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更是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正是这样的创新进取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因时而变、推陈出新,最终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中国的学术思想前后相继、赓续发展,以旺盛的创新活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繁荣时期。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的文学艺术在不同时代发展出了各自特有的艺术符号,形成了一条反映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曲线。与此同时,以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四大发明”为代表,中国古人还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放眼5000多年文明历史,中华民族的确是富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性不愧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二、中国共产党人在守正创新中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

  尽管守正创新的传统在古代中华文明进程中总体上占据着主流位置,古代中国也长期处于世界强国地位,但到了明朝晚期,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致使中华文明由盛转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于现代工业文明,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也催生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守正创新优良传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的重要论断。与此同时,党从“根据自己的国情,灵活地运用和发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民族性的概念进行创造性解释和传播,使广大革命群众能够更好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充分调动起了中国社会的革命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十分重视文化传承工作,组织人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进行了系统整理与研究,出版了一批中华文化古籍。与此同时,党注重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对中华民族优秀品格进行创新性提炼,并提出了“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创造性吸收了“大同小康”思想的精华,将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赋予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什么中国特色”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与此同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坚定不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回顾百年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稳中国立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通过守正创新铸就起了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三、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大力弘扬守正创新精神,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担负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要以守正的正气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守正创新之中,守正是前提、是出发点,只有守住了本源、守住了基础,我们的现代文明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一是要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跨越时代、跨越国度的科学理论。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阐释、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二是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与传承,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

  要以创新的锐气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面临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推进文明与文化创新,除了从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类文化创新资源。一是要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念,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仍然能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十分重要的启示。因此,在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善于运用中华文化的传统智慧来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方案,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二是要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文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华文明善于同其他文明交流,善于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因此,我们要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一方面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优秀文化本土化,在兼收并蓄、融合创新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作者: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哲学研究所  杨东燊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