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亮:务实友好描好周边工笔画
时间:2023/10/17 15:56:59|点击数:
周边地区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周边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举行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运筹周边外交,妥善处理分歧,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夯实民意基础,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一、弘扬传统友好精神拓展周边新外交
增进与周边国家团结合作。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是世代友好的邻邦。增进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需要坚持正确义利观。2018年7月2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主题为共商南南合作大计。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共同的机遇和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愈显重要。中国增进与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应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文明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正确看待相互差异、理性处理彼此分歧,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文明观推进与周边国家团结合作。
发挥民间外交促进民心相通。中国与周边国家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有很多跨境而居的民族,有较好的社会交往基础。中国增进与周边国家传统友好关系要进一步加强同周边国家在公共卫生合作、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使周边地区环境更加健康、安全、稳定。增进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还需发挥民间外交作用。民间外交作为政府外交的补充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交融。增进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应发挥各国的企业、社会机构、民间团体等作用,建立一批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国际合作新平台,激发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活力,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增添发展新动力。
二、夯实政治互信编织周边同心结
凝聚价值共识。中国周边情况复杂多变,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夯实政治互信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环节。夯实政治互信需要中国与周边国家增进互信、凝聚共识。中国与周边国家夯实政治互信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凝聚价值共识。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交往中,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外交原则,以价值共识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创造条件。
践行多边主义。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多边主义理念。毫不动摇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为平台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国家间的关系。坚持对话协商,与时俱进,尊重周边国家的社会制度与历史文化,秉承包容开放的合作理念,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全球性挑战,通过广泛协商、凝聚共识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
三、加强战略沟通构建周边新秩序
以战略沟通提升与周边国家合作伙伴关系。从“五眼联盟”到“四国同盟”,再到七国集团(G7),美国力图通过军事同盟体系和其他手段,不断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遏制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干扰和破坏,对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和秩序构建造成严重影响。加强战略沟通构建周边新秩序要保持高层交往势头,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继续在涉及双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不断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秉持友好合作精神和原则,加强中国同周边各国政党、议会和政府官员之间的高层往来与对话,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以战略沟通推进与周边国家风险共担。中国周边地区既是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当前地区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以及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挑战明显上升,推进风险防范与安全治理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方面具有差异性,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在整体考虑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国家制定差异化个性化方案,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战略沟通,提高合作的深度与质量。
四、深化务实合作描好周边工笔画
多措并举加固双边共同利益。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契机,通过基础设施网络、物流网络、产业园建设,把中国发展与周边各国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在RCEP经济合作框架下,完善区域开放与合作机制,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周边地区的综合发展环境,同时,通过推动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的发展政策,走绿色、节能、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激发周边地区发展活力。以“一带一路”、亚投行、上海合作组织等为重点完善现有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合作空间、促进互联互通、加强创新能力、健全体制机制,使之成为引领全球发展方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的重要力量。
互惠互利加强社会融通力度。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守望相助、攻克难关,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与周边国家在医疗物资、分送疫苗、便利人员流动和促进经贸往来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生动诠释了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务实合作既要深化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也要积极推进民间交往与民生建设。继续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贸、投资、农业、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务实合作取得更多成果,为推动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更多贡献。
深化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利益共同点和交汇点。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共建国家已经从理念变为实际合作行动,从起步阶段向全面务实合作推进,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交流、经济合作、文化融通和文明互鉴提供平台和渠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中的6条重要经济合作走廊的构建都与中国周边地区密切相关。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推进互利共赢需要整合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经济带的联动效应。将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密切地串联起来,形成嵌入式的区域合作利益共享网络。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同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合作。在中南半岛,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为总体框架,鼓励周边区域发展建设与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协调对接,充分考虑澜湄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比较优势,将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农业和减贫合作五个领域作为优先方向,加强贸易联通,增强经济韧性,促进产业融合,推进周边各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业化、现代化。在南亚次大陆,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样本形成良好辐射和带动效应。在中亚地区,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性作用,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建设,擘画周边合作新蓝图。
【作者系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老挝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徐志亮】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