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见明:学习党史 坚定四个自信
时间:2021/3/16 14:53:43|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将近一百年的光辉历程。这100年,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经受各种考验,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忠于信仰,牢记使命,顽强奋斗,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知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与本分,是社会各阶层加强爱国爱党的重要内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也是立党治国的基本前提和要务。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学习党史,坚定道路自信
“道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和旗帜,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和特征”。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道路自信,来自于党带领广大人民浴火重生的执着信念,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成就,来自于新时代继往开来、推动改革发展的蓬勃力量,它是过去和现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和谐统一。近代以来,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最伟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引领,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迈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我们要把道路自信作为中华民族集体信仰的根本源头,紧密团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下,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走出属于我们的新的长征路。
二、学习党史,坚定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来自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来自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应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梳理、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上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创造。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推出15个领域、336项重大改革举措。经过不懈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从提出“制度改革”任务并全面推进,到提出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再到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我们党对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三、学习党史,坚定理论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开拓前进,接续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成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实践辉煌的背后是科学理论的指引,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要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并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牢牢抓住并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科学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具有深度思想内涵和严密理论逻辑的重大成果,深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深层次理论问题,具有当今世界任何其他理论都无可比拟的真理力量。我们要以超强的理论和政治定力,坚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自信,要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信,有了这种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和自信,我们就能够进一步筑牢发展的理论之基,把好发展的思想之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四、学习党史,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将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作为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努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将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体现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信心和决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作者: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历史文献研究所 李见明)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