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山:汲取新农村建设项目经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3/8/24 19:15:26|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工作,新世纪以来,连续20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三农”问题。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乡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深刻变化。财政支持农村发展,主要通过各种建设项目来推进,通过回顾和总结云南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就与经验,将能够更好地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新农村建设项目促进乡村巨大发展
乡村的振兴是全面的,因此推进乡村建设的项目也覆盖农业、农村、农民各个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将这些建设项目分为四个大类:基础设施类、生产发展类、民生事业类、人居环境类。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又可以分为乡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电力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六个方面。生产发展类项目又可以分为种植业扶持、养殖业扶持、劳动技能培训、农业企业扶持四个方面。民生事业类项目又可以分为教育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个方面。人居环境类项目又可以分为房屋建设、村庄环境卫生、村庄美化、公共场所建设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项目包含了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项目的推动,也促进了乡村的巨大发展。
通过道路设施建设,实现了村庄全面通畅或通达。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和通信网络架设,改善了农村信息通讯条件。通过饮水工程,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升级和高稳产田改造,提高了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程度,为农业设施化、智慧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通过支持种植和养殖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契合地方特点又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通过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通过扶持农业企业,增加了农业发展的引领力。通过整个产业的兴旺发展,促进了农民快速增收。通过发展教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通过建设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基层医院,明显改善了乡村医疗条件。通过开展社会保障和救济等,使弱势人群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乡村的建设是全面的,发展是迅速的,很多乡村已经呈现出既有现代文明,又有田园风光的新风貌。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取得的经验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投资结构、需求契合度等多维度的分析,我们取得了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功经验。
第一,优化农村建设项目投入的时序配置,解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问题。做到这一点,一是向过去的发展经验学习,二是向建设实践和乡土经验学习,三是找到符合地方的具体发展逻辑,四是总结具体建设项目的周期规律。
第二,均衡农村建设项目投入的空间配置,解决“在哪里做什么”的问题。一是政策导向要更加注重区域的均衡发展,二是项目投入之后要在区域内形成有效供给,三是项目的评价指标应采用综合性的,而非单一性的。
第三,改善农村建设项目投入的结构配置,解决“什么多做,什么少做”的问题。一是完善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二是完善供给主体与农民需求的回馈反应机制,三是优化农村财政资源配置决策机制,四是健全农村财政资源配置监督机制。
第四,提升农村建设项目的供需契合度,解决“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的问题。一是按照农村居民的需求层次和结构来确定农村建设项目的优先顺序,二是实行区域性供给策略以满足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以及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而产生的不同需求,三是注意兼顾眼前需求和长远发展。
三、加强机制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项目机制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实施。
首先,建立需求响应型的项目配置机制。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需求顺序结构,用以决定项目的供给安排。同时通过动态的机制,了解农村居民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制度化更新等方式进行回应。
第二,形成有利于农村居民主体性发挥的格局。通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完善财政资金监管体制和推进预算公开化、透明化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
第三,构建增长型的农村建设项目投入机制。财政支出向农业农村地区倾斜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具体体现。应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也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以有效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
第四,提高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绩效。一方面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系统性,以政府和部门职责、中长期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等为导向,构建涉农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第五,完善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监督机制。一是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对涉农投资的监督作用,二是保障农民群众对农村建设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利,三是落实农村建设项目评估和问责制度,加强对投资决策执行后的监督和制约。
(作者系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亚山)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