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旦正太: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以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耦合为例

时间:2021/9/26 9:28:15|点击数: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而言,传统藏文化的保护挖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要推动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使之既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耦合转化。

  一、传统藏文化的内容

  藏文化按传统分类法可分为大小十大明:声明、内明、因明、医明、工巧明为五大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算学称之为五小明。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经典、历史文献、逻辑哲学、天文历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这不仅是藏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藏文化在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积极创造性转化耦合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一)传统藏文化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念是中华文明社会所追求的道德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制定于公元七世纪的藏文化《十善法》《兄弟处世哲学问答录》和后来的《萨迦格言》《水树格言》等,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要求人们做到真诚正直、不贪不图、尊老爱幼、敬奉师长、谦虚礼让、男女平等、贵贱平等、勤俭持家、扶弱抑强、助人为乐、遵纪守法、保护生态,这与文明社会所追求的道德价值观相契合。

  (二)具有悠久历史科技文化的藏医学《四部医典》是中华民族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部医典》包括有人体解剖学、胚胎学、病理学、临床学、药理学,人体教学挂图等,和中华中医学一样承载着中华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知识。藏医学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涉藏工作州县建立建设藏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教育机构,收集整理藏医学文献、专著,在藏医史、藏医学文献、藏医学理论、医德与师承、藏医本草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成果问世,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为藏文化和整个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

  (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世界最长史诗之《格萨尔》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史的重要贡献。《格萨尔》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格萨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在不断地演进中又融汇了不同时代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2006年,《格萨(斯)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提到了《格萨(斯)尔》史诗。在2018年3月20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及《格萨(斯)尔》,称其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格萨尔》史诗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

  三、传统藏文化在中华优秀文化中要积极创新性发展耦合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一)传统藏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化教育中的转化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前藏文化教育主要以寺院为主,传统藏文化的特征是以本土苯教文化为根基和源泉,外来佛教文化为充实、并融合现藏传佛教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再者除了九年义务教育及高等院校教育外,藏文化最大受教对象是寺院的僧侣,寺院僧侣面对的又是受教最弱的广大农牧民普通群众。况且,过去所有藏文化大小十明学科成果著作,大多数是宗教高僧大德们编著而成的,宗教文化是传统藏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耦合,首先要以“四条标准”为引领,积极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藏传佛教界人士要践行“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标准,紧密结合藏传佛教教义教规,经典论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符合时代,贴紧实际,通俗易懂阐释和注释,普及教职人员和广大群众在生活实际中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二)传统藏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才是传统藏文化继续向前、发扬光大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藏文化在继承发扬经典的同时,必须融合新的时代内容,树立科学的观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

  (三)传统藏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市场化的世界潮流中耦合。我们加强传统藏文化的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和加以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习近平总书记西藏考察时讲到“要继承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推动西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费孝通先生在论述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时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他们不仅各自创造和发展了自己各具特点的社会文化,而且通过交流、融合、分化、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共同缔造了一个包括各民族在内的整体——中华民族,并且绵延持续,保持了我国文明的连续性和推陈出新的创造性”。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个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汇聚成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

  (执笔:乐鱼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YU SPORT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 旦正太)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